搶“鮮”體驗新路
16日上午10時,記者在五一路改造工程的最南端——五一廣場路段看到,盡管路口仍有一道綠網(wǎng)圍擋,但不時有車輛從兩側留出的口子駛入或駛出,現(xiàn)場已沒有施工設備,只有少數(shù)工人在進行人行便道的細節(jié)施工。
從五一廣場向北望去,黝黑的瀝青路面非常平整,交通標線顯示此處為雙向六車道。道路兩側均已安裝公交站臺、路燈、交通指示牌等配套設施,非機動車道的瀝青鋪設也已完成。相比其他道路,這里的路燈、公交站臺造型非常復古,展現(xiàn)出濃厚的民國風情。
在五一路與上官巷的交匯處看到,原先在南北路口分別設立的施工圍擋已經(jīng)拆除,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車輛行駛。
“五一路沒有改造前,我每天接送孩子都要走這里,高峰時段,開車幾乎是‘一步一?!?,從五一廣場到府東街至少需要20分鐘?!笔忻駝⑾壬嬖V記者,他走這條路已經(jīng)好幾年了,眼瞅著就要徹底改造完工了,特意開車提前體驗一下,感覺確實不錯。
道路整體風格復古范
記者在五一廣場至上官巷路段看到,人行便道鋪設的“便道磚”全部采用石材,與傳統(tǒng)的磚塊、水泥磚相比,體積較大,而且顯得厚實耐磨。高約十余米的路燈,粉刷的古銅色漆,古色古香,燈型是飽含中國古典文化的宮燈式樣,燈罩外觀呈乳白色,非常醒目。據(jù)了解,這種造型的路燈在太原還是第一次出現(xiàn),不少市民都說,以后看到這種路燈,就知道到了五一路了。
不僅如此,道路兩側公交站臺的造型也是“獨一份”,雖然采用的是金屬材質(zhì),但整體設計仿古,外面粉刷了咖啡色的油漆,遠看頗似古樸的紅木,上方有擋雨檐,整體造型非常別致。
不僅如此,記者沿著五一路從五一廣場走到北中環(huán)街,沿途發(fā)現(xiàn),無論是五一廣場的地下通道、兒童醫(yī)院附近的下穿通道,還是府東街高架橋、下穿北大街通道,兩側的護欄均采用了鏤空立體花紋設計,外面再粉刷銀粉,高端大氣。
南北段有望最先通車
在五一路的上馬街交叉口,紅綠燈已經(jīng)安裝到位。道路東西兩側設有人行下穿通道,主體結構現(xiàn)已完成,出入口正在進行水泥路面硬化,內(nèi)部即將進行裝修。再往北,在銅鑼灣的美特好門口,是跨府東街高架橋的最南端,這座五一路上唯一的高架橋猶如一條鋼筋鐵骨的巨龍,騰空而起,非常氣派。
記者走上橋面發(fā)現(xiàn),這里正在進行最后一層瀝青鋪設,還有工人對兩側護欄進行打磨、粉刷等細節(jié)施工。據(jù)現(xiàn)場施工人員介紹,頂多一兩天,高架橋就能通行了。
今后,由南往北的車輛若是前往北大街方向,可以直接駛上高架橋繼續(xù)北行。若是前往府東街,需要走右側輔路。此外,可以在高架橋下方(紅十字口腔醫(yī)院處)完成掉頭,改為由北往南行駛。繼續(xù)往北,在跨府東街高架橋的最北端,也就是整個五一路改造工程的中間段,仍有大型機械設備在施工,正在鋪設路面的水穩(wěn)層。記者全線走了一趟發(fā)現(xiàn),從山醫(yī)大二院到北大街路段,施工進度相對較慢,目前正在進行路面硬化、下穿通道墻體硬化等工序,預計本月底可完工。相比之下,五一廣場到府東街、北大街到北中環(huán)街的施工進度較快,部分路段已經(jīng)具備了通車條件,有望最先實現(xiàn)通行。
熱心市民為新路獻計
“你看,還沒正式放行,這里就停了這么多車,一個車道全被霸占了。”在五一路的上馬街路段,機動車道兩側停滿了私家車,東西各有一條車道被占用。見此情景,市民王大爺說,新路讓人走著舒暢,但不能忽視了后期的交通監(jiān)管,就拿非機動車道來說,應該仿效府東街,設立石墩,防止機動車占道停靠。
此外,盡管部分路段的路面已經(jīng)具備通行條件,但中央護欄并未安裝,上路行駛的車輛隨意掉頭轉彎,甚至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搶道混行,建議大家再耐心等待幾天,最好等交通設施全部配齊后再開車上路。